2008年7月21日 星期一

珠光鳳蝶


珠光鳳蝶
展翅寬120~135mm。雄蝶外觀近似黃裳鳳蝶,但本種下翅具珍珠般金屬光澤,且下翅三角形黑斑較小。雌跌下翅中央黑色斑紋發達,呈弧形的寬大黑帶。(蘭嶼)

2008年7月14日 星期一

海田青銅金龜


體長18~22mm。體被成具銅色光澤的綠色,部分個體為紅褐色,少數個體為藍紫色;身體腹面主要呈具強烈金屬光澤的墨綠色。身體外形於翅鞘下緣角附近最寬大。
生態習性:
成蟲出現於5至8月,生活在低海拔山區。夜晚具有趨光性。(綠島)

2008年7月13日 星期日

黃斑黑蟋蟀


黃斑黑蟋蟀
體長24~28mm。體色全黑;翅膀前端有兩個黃斑。外觀特殊,辨識容易本科成員雄、雌蟲翅膀結構不同,雄蟲可用上翅摩擦發音,有求偶、警示、領域宣示等作用。
生態習性:
本種即民間用來鬥蟋蟀的主角。雄蟲白天不發音,螫伏在草叢隱蔽處不易被發現,夜晚鳴聲宏亮。(高雄路竹)

褐脈露斯


褐脈露斯
頭到翅端長50~55mm。體色綠或褐色。露斯是一類擁有不少種別的常見螽斯,體色多為綠色且翅形細長。(蘭嶼)

七星盾背椿象


七星盾背椿象
體長16~20mm。體色為艷麗的金綠色;盾背部有7枚黑點
生態習性:
成蟲出現於春、夏二季,生活在低海拔地區,蘭嶼島上頗為常見。除了吸食植物葉片枝液外,也會在花叢間吸食花蜜。(蘭嶼)

八仙蜻蜓


八仙蜻蜓
腹部常29~35mm。雄蟲胸部紫黑色中散生雜亂的黃褐色斑紋,並全面泛有銅綠色金屬光澤;腹部紅色,末3節黑色。未熟個體胸部顏色較淡,斑紋黃色;腹部橙黃色。雌蟲外觀和雄蟲相似。
生態習性:
成蟲出現於6至10月,臺灣僅分布在蘭嶼和綠島,生活在森林中的靜水池澤附近。(蘭嶼)

黑挵蝶


黑挵蝶
展翅寬39~46mm。翅膀表面深黑褐色,上翅中央具大塊白斑,白斑與翅端間尚有數個小白點;翅膀腹面黑褐色,白斑白點位置與翅表相同。雌雄差異在於,雌蝶白斑較雄蝶稍大。
生態習性:
成蟲幾乎全年可見,生活在平地至低海拔山區。喜訪花、吸水、吸食鳥糞。(蘭嶼)

侏儒蜻蜓


侏儒蜻蜓
腹部長19~21mm。雄蟲體色灰藍色;胸部具微細黑斑;腹部後段具明顯黑色斑紋
。雌蟲體色淡黃色,黑色斑紋和雄蟲相近。未熟雄蟲體色近似雌蟲。
生態習性:
成蟲出現於3至11月,生活在低海拔地區的池塘、沼澤、水田等靜水環境。(蘭嶼)

南洋長擬步行蟲


南洋長擬步行蟲
體長20~25mm。體色黑色;前胸背板表面微幅弧形凹凸,外緣具明顯稜邊,中央具長縱溝;翅鞘具明顯的深縱溝,溝紋內具有刻點。
生態習性:
成蟲出現於春至秋季,生活在低海拔山區,蘭嶼地區較常見。夜晚偶有趨光性。(蘭嶼)

圓端擬燈蛾


圓端擬燈蛾
展翅寬54~63mm。上翅表面淡褐色,中央具1條白色帶。雌雄差異不大。(蘭嶼)